七彩个性网

精选林则徐名言家训(69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林则徐名言家训 1、林子东在燕京大学读书时,日军占领了北京,她到上海入沪江大学。后来日军又占领了上海,21岁的林子东决心弃学抗日。1942年,她背着父母,在大姐林圣观的掩护...

林则徐名言家训

1、林子东在燕京大学读书时,日军占领了北京,她到上海入沪江大学。后来日军又占领了上海,21岁的林子东决心弃学抗日。1942年,她背着父母,在大姐林圣观的掩护和帮助下,化装成农村妇女,逃出上海,到苏南参加了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她回到福州,先后在省出版社、社科院、社科联任领导工作。她曾任全国政协委员,73岁离休。(林则徐名言家训)。

2、这样的人,怎堪重任?结果,也不仅会事倍功半,还很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甚至灾祸。

3、父母不孝,奉神无益。(不孝顺父母,求神拜佛也无益)

4、林则徐写过一副对联传给后代:“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5、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养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6、如何护养?结合人在生活中最损元气的那些习性,主要就是几大方面:心态祥和,睡眠充足,不可纵欲,饮食清淡。(林则徐名言家训)。

7、  林则徐一生清廉,死后只留了一点财产给子女。为此,曾国藩感叹道:“闻林文忠公三子分家各得六千串,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

8、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9、很难想象,一个连生养自己、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都不孝的人,能真心对别人好,能对这世间存有温情和善意。

10、夫不嫌妻丑,妻莫嫌夫贫。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11、2002年我定居上海后与林大姐交往更多了。由于交往甚多,我对林大姐的家世、经历和同辈亲属也有了相当的了解。林则徐有三个儿子,后世香火甚旺,现在已有第九代后裔出世。林子东是林则徐最小的儿子林拱枢的后代。她有两姐、两兄、一弟,大姐林圣观生于1914年,1947年赴德国,与科隆大学教授、曾任德中友协会长的卡尔·秉格结为伉俪,这位德国教授成了林则徐的玄孙女婿。

12、希望亲亲采纳,你的采纳是对我的支持,谢谢祝2016好运。关于家风家训的名人名言孟子:养身莫善于寡欲。

13、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爱戴、尊敬和感激,于是便攒下了人缘,有了好人缘做事必定如鱼得水。

14、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15、遵从父母教导,孝顺双方父母,感恩对方付出,珍惜幸福生活。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16、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向林则徐学习学习他认真负责对待工作态度严明为别人着想的精神!这样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着很好的作用.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别人会看重你;做一个清廉的人你会拥有美好的人生.

17、  不惜元气的人,行的是匹夫之勇,以为自己力量无穷,却往往被各种外界力量摧折得元气大伤。元气大伤之后,寄希望于灵丹妙药救治,治得了标,但治不了本;治得了一时,治不了一世。

18、经济落后、腐化、军备废弛、思想文化界沉闷、对外关闭自守。

19、古人都可以做到这么廉政,为什么现代官员这么腐败,现代的科技这么发达,科学这么进步,而人的品德为什么会向后退呢?这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林则徐读后感5林则徐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吧!没错他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赫赫有名的大清官,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他拒贿拾遗的光荣事迹吧!

20、纪晓岚: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21、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香港史》:“(林则徐的禁烟计划)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

22、“阴骘无益”,阴骘就是积阴德。一个纵欲无度之人,跟积阴德是半点关系也没有的。

23、《古今贤文》所谓“万恶淫为首”,是有大道理在的。

24、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示儿女》诗)

25、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26、林子东的大哥李良(他与曾祖父同月同日生,所以原名林曾同)生于1917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46年在天津美国新闻处工作时参加了地下d,是肩负特殊使命的无名英雄。“文革”时李良在天津被打成“国际间谍”,但无论遭到多么残酷的折磨,他对d和国家的机密始终守口如瓶,一字不露,1969年7月18日被迫害至死,年仅52岁。1977年12月31日得到平反昭雪,追认为烈士。

27、意思说古人读书是为了自己,今人读书是为了别人。

28、中医认为,“元气足,病自无”,元气是人体的根本,元气充足则健康,元气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死亡。

29、清朝重臣林则徐五十四岁的时候,写了一个“十无益”,堪称字字宝玉珠玑,句句千古良言,读了简直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30、相夫教子(解释):辅助丈夫、教育孩子的意思。关于家风家训的名人名言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清·王豫《蕉窗日记》

31、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母慈子孝(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32、不义之财,拿来布施,其实只是伪善,为的还是博取自己的名声。这样布施再多,又有什么功德?

33、林则徐: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正,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救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恶肆意,阴陟无益。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34、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35、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36、面对天地神灵,贵在一个心诚,所谓心诚则灵,而行善积德正是最大的诚心所在。

37、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无疑是自取灭亡。

38、不仅如此林则徐还有出门大规: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怎么样实在是够清廉吧!因此林则徐不愧为清廉的代表人物啊!

39、林子东的弟弟凌青(原名林墨卿)生于1923年,在燕京大学就读时参加革命,后经晋察冀根据地到延安从事英语翻译工作,20世纪80年代出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1997年收回香港的“中英联合声明”,是他代表中国政府交联合国备案的。林则徐如有在天之灵,对香港回归和有这样出色的后人必定无限欣慰。

40、释义:这首诗是林则徐1842年8月被充军去伊犁途中所作。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用生命去换取,岂能因为灾祸就避开,有利就上前伸手呢?为国家利益生死以赴,不避个人祸福勇往直前,有容乃大千秋永照,无欲则刚百世为师。

41、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心高气傲,学问再多也无益)

42、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43、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44、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好,责任重大。

45、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觉爱无架(价):不抬高身份,不把爱当作买卖。

46、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47、林则徐的事迹应当人人都知道,就如以上这些事。林则徐读后感7林则徐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吧!没错他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赫赫有名的大清官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他拒贿拾遗的光荣事迹吧!

48、所以孔子教导弟子的:“入则孝,出则敬,谨慎而亲仁,泛爱众,学有余力,则志于文。”对治的,正是这种病。

49、《红楼梦》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验证这句话最多的常常是乖张之人。

5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增广贤文》)

51、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52、清朝名臣林则徐,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成长与父亲林宾日的家教很有关,无论林则徐做官到哪里,在他的房间总是挂着父亲亲笔题写的对联:

53、先贤的那些至理名言,早就把这个问题说透了:

5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

55、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56、林则徐写过一副对联传给后代:“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57、决不要骄傲。骄傲比饥饿、干渴和寒冷更有害。

58、对于我们,也既是做人的根本要诀,也是教子的万金良方,当珍之惜之,细细体悟。

59、时运不济,妄求无益。(时机未到,怎么强求也无用,顺其自然好) 

60、释义:出自《出老》。这是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抒发了林则徐的凌云壮志。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61、勤俭持家(解释):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之意。夫唱妇随(解释):随:附和。

62、一个家庭,父母是根基,兄弟是枝叶。只有兄弟姐妹相互扶持,家业才能得以繁茂。

63、地利,便是适合你展现才华和抱负的环境和平台。人和,便是你的经验已经积累够,你的定力已经锤炼成,你的才能已经锻造出。

64、  林则徐四岁时便被父亲带到私塾中发蒙。有人认为小孩读书过早会对以后的成长不利,林宾日对此的解释是:“非欲速也,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此教术之因材而施者耳。”意思是说,他之所以把林则徐很小便带到学校,并非拔苗助长,而是觉得自己儿子聪明,是因材施教。为了更好地教育儿子,他还将一些好友邀请过来做儿子的老师,这些人中不乏在朝廷做官之后隐退者,他们传授的知识自然就不局限于书本,而更多关注于社会现实,讲的是经世致用的学问。

65、文章把林则徐与现代的官员进行对比从而更体现出林则徐廉洁奉公的精神和品质.林则徐读后感3《析产阄书》是林则徐那个年代分家产时订立的文书。70多年前,时任陕西巡抚的林则徐因操劳过度,身体严重透支,向朝廷告假养病时,他给三个儿子写了一份《析产阄书》,现今读来,感慨颇多。

66、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为人偏执,做事不讲情理,再聪明也无益 

67、“十无益”的反面,就是“十有益”,前者是我们最大的引以为戒,后者是我们最好的效行之法。邪道、正道之分,于此分明。

68、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小孩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上一篇:精选描写景色优美的文段(81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