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56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2、第我林则徐已乘船到达湖北境内。从襄阳到武昌这段路自雇船只,自付船费,不需要沿途各地交付一分钱...

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2、第我林则徐已乘船到达湖北境内。从襄阳到武昌这段路自雇船只,自付船费,不需要沿途各地交付一分钱,也不准派人添篙帮牵,溜须拍马。我和随行人员的一日三餐均自行实备,不接受任何酒食。

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林则徐书写的一副广为传诵的对联,也是他的行事准则及为官之道的真实写照。

4、  如果说查禁鸦片前林则徐以抗击自然灾害为主,那么此后则主要对付人为的灾祸。鸦片就是人祸中最为严重的一例。

5、然而,鸦片贸易,利润巨大,一旦查禁,必然会牵扯各方势力,林则徐的京中师友都深感担忧,劝他不要前往。特别是皇帝的优柔寡断、朝令夕改,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下场。但林则徐意识到,这是挽救国家颓势的“千载一时”之机,不绝鸦片誓不还,哪怕血染珠江,身首异处,他都义无反顾。

6、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7、虽然林则徐挽救不了清王朝灭亡的命运,但他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事,都给国家,给百姓带来的好处。林则徐每任一职,每做一事,从无敷衍马虎。

8、作者简介: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9、嘉庆十一年,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专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任内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招他为自己的幕僚,并将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传授给林则徐。嘉庆十四年镇压海盗时也带林则徐一同前往,让林则徐在参与中得到历练。年底,张师诚还推荐林则徐的父亲担任了乐正书院的主持,使林家经济状况得以改观。

10、  释义:大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才能成其大,人没有私欲贪念才能像峻峭的山峰挺拔刚强。林则徐这则自勉联语展现了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人格,并成为福州市的城市精神。

11、  虎门销烟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反毒禁毒活动

12、林则徐是“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以及与侵略者的斗争中,深深意识到国人对西方知识的贫乏、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通过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林则徐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侵略。

13、他建议朝廷制炮造船;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

14、日本京都大学所藏元刻本《附释音春秋左传注疏》书影。

15、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仅用了18天,就迫使英商的政治代表义律同意缴出全部鸦片,这固然与林则徐的智慧、气魄和邓廷桢等人的配合有关,而林则徐的清正廉洁,他的官风官德,却是这一巨大胜利的道德基础。

16、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处禁烟。

17、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

18、  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被遣戍到新疆伊犁,虽身处逆境,仍振奋精神,身体力行勘察垦地、大兴水利发展生产;尽心竭力巩固边防,防御沙俄的侵略。林则徐对开发新疆、造福人民,巩固边防所作的贡献,被世代新疆人传诵至今。

19、图5:林则徐为了了解外国对华的评论,曾注意摘译当年伦敦出版的英国人指责鸦片走私的《对华鸦片贸易罪过论》及《华事夷言》。图为《华事夷言》刻本之一页。

20、他的玄孙林崇镛在《林则徐传》中这样评价他,“任事而不牟利,尽瘁而不热中。”这既是对林则徐为官品行的概括,也体现了良好家风的传承,正应了那句老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21、这时候的林则徐,仍然不顾个人安危荣辱,还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希望朝廷坚决继续开展禁烟运动、驱逐洋人、收缴鸦片。但是腐朽无能、惧怕洋人的道光帝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是先前赏识赞扬林则徐的他了。道光翻脸不认人,居然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林则徐愤怒,却无能为力。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22、1850年11月,历经坎坷的六十六岁的林则徐,指天三呼“星斗南”,与世长辞。

23、  林则徐离开新疆后,仍然念念不忘新疆边防。1850年,林则徐返乡途经长沙时,召后起之秀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彻夜长谈,并悉数赠送自己在新疆搜集的人文地理资料。

24、外商拒绝交出鸦片,林则徐与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林则徐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最终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众多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约237万余斤,近2万箱。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鸦片。

25、  走进纪念馆陈列大厅,迎面一尊仿汉白玉的林则徐坐像映入眼帘,正襟危坐的林则徐目视前方,上方悬挂着道光帝赐的“功资柱石”匾额。坐像两侧玻璃屏风上刻有毛泽东手书的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诗作,“谁道函关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坐像后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虎门销烟浮雕复制件,两侧立柱上刻着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名言。

26、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译文: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27、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28、  伊犁垦荒的成功,使天山以南各城也相继奏请开垦。道光帝认为需要派人亲往各城查勘垦地。经过斟酌,他于年底通过布彦泰向林则徐传旨,派林则徐前往南疆,勘查地亩,兴办水利,招户安民,考核工费。这是林则徐梦想不到的。虽然事务繁重,道路遥远,自己又体弱多病,但林则徐为了能为开发和保卫边疆贡献余力,为了报国安民,还是欣然前往。

29、  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皇帝却总是让林则徐不断地远离战争、远离战场,林则徐从未参与领导一次重大战役。1840年9月28日,林则徐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被革职,留在广东待查。他在羁留广州的日子里,仍专心一意地加强广东防务,积极备战。革职待查半年多后,道光皇帝又向林则徐发出一道赏四品卿衔,令其迅速赶赴浙江省以候谕旨的命令。林则徐到达浙江镇海的第18天,新的谕旨下达:“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并与邓廷桢从重发往伊犁。”林则徐在去伊犁途中,行至扬州府时,正值夏秋之交黄河泛滥,林则徐接到上谕“即发往东河效力赎罪”,便又一次投身到救灾之中。春末完成堵口工程,道光帝下旨命令林则徐“仍往伊犁”。

30、嘉庆二十五年,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当时河南南岸河堤缺口,河南巡抚琦善办事不力,引发了大水灾。林则徐向嘉庆帝上书,指责琦善无能。

3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32、林则徐在翰林院七年。他于嘉庆十九年加入了由地位不高的京官组成的宣南诗社,结交龚自珍、魏源等人,并成为他们的领袖。

33、林则徐一生为官三十载,在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中,他始终不忘教诲子女。林则徐的子孙今已至第九代,后辈们牢记祖训“破荡败业非子孙”,故子孙无论居国内,或侨居海外,多能勤奋上进、克己奉公、诚意待人、忠于职守。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呈现出的崇高人格,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代爱国精英。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曾要求“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

34、  道光皇帝看中林则徐,有着多方面的缘由。林则徐为官清正廉洁、理政细密周到、办事认真扎实,深得道光皇帝信任,是他心目中最为得意的四名大吏之一。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另眼相看的,还有他在湖广总督任上收缴鸦片、焚毁烟具的决心与实绩。刚一接到对黄爵滋奏折“各抒己见”的谕旨,林则徐就率先行动,在湖北打响了大规模的禁烟战役,仅汉阳一县就查禁烟土一万二千多两,缴获烟具1260多件。

35、清道光四年,林则徐被派往江苏担任按察使,为官期间母亲去世。按照传统礼制,他要回家守孝三年,可就在这个时候,江苏发生水患,朝廷紧急调派林则徐前去治水,他非常为难。有国才有家,这是父亲对林则徐的教诲,听父亲的,林则徐第二天就素服前往高家堰。这也成为他日后为国为民殚精竭虑、奋不顾身的精神力量。

36、  自广东查禁鸦片开始,林则徐似乎就与处理对外及民族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新疆时,林则徐注重与当地维吾尔族打好关系,同时密切关注塞防,撰写了《俄罗斯纪要》一书,明确向国人发出警告:“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复职后担任陕甘总督的第一件事,就是“办理番案”;番人叛乱刚一平定,又被调任云贵总督,处理当地的回汉冲突……

37、  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38、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了珠江口,开始进攻广州。林则徐严密布防,英军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攻占定海,随后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全。

39、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在翰林院里当文官,36岁时离京出任杭州、嘉兴、湖州的道员,即这三地的行政长官。杭州风景如画,美女如云,是鱼米之乡。如果是个庸人,在这人间天堂当官,岂不悠哉游哉!但林则徐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十分反感,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省垣孔道,冠盖如云,自辰迄酉,无非对客,事上接下而外,即为送往迎来,一切公牍管札,转待灯下理之,而精力固已惫矣。后来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幅自写的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内涵的哲理,直到今天仍有鲜明的价值。

40、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历经两个多月的旅途行程,才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到广州。清廷禁烟已有122年历史,重点一直放在广州,放在查禁海口。此前,两广总督邓廷桢、巡抚怡良在禁烟方面也取得了可观成绩,但总是不能达到彻底杜绝之效。林则徐高于普通官员之处,就在于他一到广州,就开始扎实认真地调查了解,会见官员,拜访当地人士,传讯商馆翻译,掌握相关资料,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查禁方案。林则徐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依然沿用查拿中国人贩售鸦片的旧法,哪怕再严厉,也决不会因他握有钦差大臣的尚方宝剑而达到成功之效。追根溯源,贩烟的中国人不过是些二道贩子,真正的罪魁祸首还是那些不远万里将鸦片运来的外国人。于是,林则徐决定采用新的查禁法,颁布一道严谕,责成外国商人呈缴鸦片。当然,他也没有放弃针对中国人的查禁,将这项工作交与邓廷桢、怡良负责。

41、道光三年,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任内他很有作为,整顿吏治,改革审判程序,并亲自裁决案件。甚至黑夜潜行,明查暗访,验尸时亦亲自动手。短短在任四个月内,就把江苏的积压案件处理十之八被江苏人民称颂为“林青天”。他并认为江苏之风气败怀,全因鸦片害人,于是下令江苏禁烟。

42、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43、重新开垦必须首先解决水利问题。从伊犁河支流喀什河开渠引水灌溉,才能使废地复苏。为效力屯垦戍边,林则徐抱病向布彦泰呈请捐资承修水利工程中最艰巨的龙口工程。他为此投入了全部心血,亲自设计督修,带病率领民工北岸挖石,南岸筑堤,历时四个多月筑成龙口新办六里工程,使十余万亩土地得到灌溉。布彦泰为此上奏反映林则徐到戍两年的表现:“留心察看,见其赋性聪明而不浮,学问渊博而不泥,诚实明爽,历练老成……平生所见之人,实无出其右者。”

44、但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也给赤胆忠心的林则徐带来了灾难。林则徐后来因此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的流放生活。

45、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天津的军事力量,准备裁撤伊犁镇总兵,移至天津,并征求伊犁将军意见,下令伊犁将军布彦泰十天后拿出结果。林则徐到达新疆后自然成为处理这件大事的中心人物。林则徐从加强新疆边防的大局着眼,与各位大臣反复商量,之后,他起草奏折,由布彦泰上奏,决定保留伊犁镇总兵。清政府经过四个月的反复权衡,最后批准了布彦泰的上奏,伊犁镇总兵终于保留,这对巩固受沙俄侵略威胁的西北边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46、  按清朝成法,前来广州的外国商人只许与指定的行商进行交易,行商成为中外贸易的唯一中介。受清政府规定制约,林则徐最初也只得通过行商转达谕旨。贩卖鸦片的外国商人中除少数美商外,以英商居多,他们早已习惯了广东当局此前雷声大雨点小的查禁,根本不予理会。林则徐只得将对准行商的矛头逐渐转向英美商人,经过一番交涉,他们同意交出1037箱鸦片。而林则徐根据可靠情报查知,英美商人的鸦片总数约为两万箱。面对如此敷衍,林则徐坚决拒绝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47、  道光皇帝希望禁烟运动产生轰轰烈烈的影响,林则徐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与感恩戴德之心,也准备大干一番,达到前所未有之效。

48、  在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就有一尊林则徐坐在桌前,挥笔疾书的蜡像,使人不觉顿生钦佩之心。

49、  林则徐所置身的时代是一个疾风骤雨横扫一切、雷霆万钧惊天动地、忽喇喇大厦将倾的崩地裂的变革时代。而林则徐在其中所扮演的便是力挽狂澜,到处“救灾”的角色。林则徐呱呱坠地时,正逢声名广播的清官、福建巡抚徐嗣曾路过家门,父亲当即取名则徐。踏入仕途后,林则徐不论官居几品,总是两袖清风,夫人不论富贵贫贱,始终“布衣荆钗”。林则徐的外形气质,在《新世说·德行》中被描写为“英光四射,声若洪钟,生而机敏,豪气逼人”,“与上与下,无不流溢出堂堂正气”……

50、林则徐查找各家烟馆,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进入中国。

51、  林则徐是一名典型的实干家,继承了清嘉道年间经世派的思想,以“明道救世”作为通经致用的目的与手段。在27岁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之前,林则徐便在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及福建巡抚张师诚处有过长达六年的幕僚生活,熟悉“先朝掌故及兵刑诸大政”,对政事与民生有着深刻的体察,为通达古今治乱得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2、英国人包令与林则徐是同时代的人,他曾任港督,懂汉语,还会说广东方言,号称中国通。这个殖民主义者与林则徐是敌对关系,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对林则徐佩服得五体投地。包令发表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一文,说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包令说对了,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清官。

53、 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

54、  道光皇帝决定大力查禁鸦片,源于黄爵滋的一封奏折。黄爵滋奏议的禁烟内容,一改过去查禁海口、“夷商”及查拿烟贩、烟馆的老办法,目标直接对准吸食鸦片者,将查禁鸦片变成一场全国范围内捕杀瘾君子的司法行动。而问题的关键是,清朝已处于封建末世,民众不思上进、萎靡不振,才会被鸦片吸引。道光皇帝自然知道黄爵滋把住了严禁鸦片的“脉搏”,可他更清楚,将那么多的瘾君子作为违法者杀头严惩,可行性如何?雷霆之下,即使有了“十之已戒八九”的效果,还有几十万人吸食的数目!

55、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上一篇:精选林则徐名言子孙不如我(78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