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龚自珍的诗四句短诗(52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龚自珍的诗四句短诗 1、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龚自珍的诗...

龚自珍的诗四句短诗

1、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龚自珍的诗四句短诗)。

2、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3、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

4、(48) 參見:袁行霈,〈陶淵明年譜簡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849–8

5、他实在是个很奇妙的诗人——在恣意悲喜的同时,他尚能探出半个身子以回视自己的情感。龚子毫不约束自己的思绪,但颇有要将其来去辨明的野心。这种既沉浸又抽离的身势则在文人中亦属十分特殊。

6、“影”承“月”来,“潮”承“海”来,“怒”承“叱”来。“叱”本来就跟“怒”是一体的。

7、Daruvala,Susan. ZhouZuorenandanAlternativeChineseResponsetoModernity. 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AsiaCenter,2000.

8、(7) BjørnThomassen,“TheUsesandMeaningsofLiminality,” InternationalPoliticalAnthropology 1(2009):

9、(72) 黃庭堅,〈書梵志翻著韤詩〉,《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頁70

10、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

11、顾太清本是苏州人,某年荣恪郡王绵亿的儿子奕绘到苏州游览,偶遇顾太清,他一见钟情,把这个小姑娘纳为了侧室。婚后九年,奕绘病逝。然而在丈夫去世的第二年,顾太清却惹上了一件烦恼事。

12、龚氏文集中篇幅最广即属此类,然而可惜我史政不佳,难予以评判,但究竟其忧之切,其议之诚是略阅之间即见破纸而出的。

13、李增厚上款并题跋。龚自珍、石韫玉、归懋仪、潘世璜、蔡之定、孙原湘、朱紫贵、杨文荪、洪其绅、刘鐶之、张金镛、孙兆溎、彭希郑、徐渭仁、唐云等四十七家题跋。蒯嘉珍题签。谢志峰收藏。

14、以詩為辯,是一種說不說之間的高級策略,所謂只為上根人說法:中下根人自是不懂,上根人則拈花微笑,神與意會。以〈打油詩補遺〉其十三為例:

15、(28) 周作人,〈湯島聖堂參拜之感想〉,《周作人散文全集》,冊頁569–5

16、Xia,Yun. DownwithTraitors:JusticeandNationalisminWartimeChina. 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20

17、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18、〈往昔〉組詩作於汪氏身後。〈打油詩〉裡提到佛陀精神的也有一處:

19、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

20、龔自珍,《龔自珍詩集編年校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

21、(102) 南京市檔案館編,《審訊汪偽漢奸筆錄》,頁1386–14

22、此詩的詩意頗為晦澀。私淑知堂的紀庸(果庵),讀過此詩後,也感歎不能詳其微意,「只恨無人學孟棨,箋出本事與人看。」(36)王仲三的箋註本,此詩註解亦誤,所以有必要交代本事。披裘垂釣,用的是東漢嚴光子陵事。相傳嚴子陵與劉秀同學。劉秀登基稱帝後,嚴子陵消失不見。帝遍尋天下,有人報告有披羊裘垂釣澤中者,屢召方至。然而嚴光最終還是掛冠歸隱了。(37)無生法忍,是大乘佛教中忍辱波羅蜜之一種,指智慧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退轉。(38)「餅師」典兼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說公羊經學。《三國志》〈裴潛傳〉記載鐘繇不好《公羊》而好《左氏》,貶公羊為賣餅家,(39)即過於切近現實政治,失於鄙俗。第二層則反其意而用之。龔自珍〈雜詩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其六曰:「昨日相逢劉禮部,高言大句快無加。從君燒盡蟲魚學,甘作東京賣餅家。」自註:「就劉申受問公羊家言。」(40)蟲魚學代指清代的考據之學,而買餅的公羊學就是強調實用和入世的學術了。三個典故連起來,知堂的微意也就略可窺探。他把多年的脫離政治、鑽研學問比作嚴子陵的披裘垂釣,「出世」的姿態反而讓他名聞天下,(41)所以也不免矯揉之誚,落了皮相。如今悟透了以大悲心和方便智為基礎的善德後,超脫外在榮辱,故能冒天下之大不韙重新入世,以參與政治為救世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44年10月知堂在《雜誌》上結集發表打油詩的時候,並沒有收入此詩,晚年且反復自辯此詩並非夫子自道。(42)然則詩無達詁。設若我們不以作者的說明為闡釋的終點,這或許恰反映了在戰爭局勢分明之後此詩的不合時宜:因為設若是以嚴子陵、公羊家自詡,則頗有道德的我慢,而44年後的周作人所亟需的乃是同情和寬恕。(43)

23、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24、(46) 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卷頁30

25、(13) 本文所引〈苦茶庵打油詩〉以1944年《雜誌》發表本為準,補遺及其他所引詩作則參考止庵校訂的《老虎橋雜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及王仲三《周作人詩全編箋註》(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王註雖極有價值,但舛誤頗多,讀者參考王註本時當審慎。

26、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27、Bunker,GeraldE. ThePeaceConspiracy:WangChing-WeiandtheChinaWar,1937–19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

28、《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29、淪陷以前的知堂說,「我的道德觀恐怕還當說是儒家的」,(45)儘管他並不出仕。傳統士大夫如果要以入世的態度行出世的生活,可選擇的身份不多,「逃禪」的遺民外更多見的是歸隱的逸民。子曰,「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仕與隱是士大夫身份的一體兩面。子又曰,「吾豈匏瓜哉,焉能繫而不食」對儒者而言,仕永遠是第一義的,甚至是道德命令,隱只是第二義的、不得已而獨善其身的選項。所以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掛冠,未免令人猜測他的選擇不僅僅是因為不能忍辱,而是對亂世的抗議,抑或「義不事宋」的正統選擇。(48)當然,「隱逸」概念有其內在的模糊性。《說文》曰:「隱,蔽也。」(49)也就是藏起來不讓世人看見。所以也不妨「隱」於朝堂之上、百僚之間,韜光養晦、抑才匿跡。「逸,失也。」(50)如兔之善逃,超脫塵網,這就更多的指向了一種「內心烏托邦」(innerutopia)式的哲學狀態,與外在區區之跡無干涉、甚至相反對。(51)金馬門內的「隱士」們,既然都不曾掛冠歸隱,既然都做山水田園詩,有考據癖的後人又何能辨別真隱士、假隱士和「週末隱士」(weekendrecluse)(52)呢?

3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

31、《中国现代文学》(半年刊)第38期(2020年12月)封面

32、以下两句,非实境也,乃是心象,但泼辣雄劲,又玄妙神奇,真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现代感性。钱锺书在《谈艺录》中盛赞为“奇语”,并特别拈出后七字,详析细品道:

33、“诗品出于人品”,只有品德崇高的人,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来。

34、龚自珍撰《定盦文集》三卷,同治七年仁和曹籀刊本,书牌

35、(98) 周作人,《周作人詩全編箋註》,頁1

36、但是陈文述觉得身边的这些女弟子名气不够,若刊刻出版,恐怕在社会上也不会引起多大的关注度,于是他想到了当时社会上最有名气的女诗人就属顾太清了。陈并不认识顾,但他却会想办法,于是通过自己的儿媳周云林找到了其表姐汪允庄,因为陈打听到顾在苏州时,汪允庄是她的闺蜜。汪答应了此事,她特地从苏州赶到了北京,同时也见到了顾太清,但顾跟汪讲,自己的丈夫刚去世一年,故而没有心思写诗,这等于说她婉拒了汪的请求。

37、己亥杂诗  其一百七十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己亥杂诗·其八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己亥杂诗 ·其八十三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己亥杂诗 · 其八十七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己亥杂诗 · 其一百三十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其三百十二古愁莽莽不可说,化作飞仙忽奇阔。江天如墨我飞还,折梅不畏蛟龙夺。已亥杂诗 其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已亥杂诗  其十二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已亥杂诗  其十三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当年筮仕还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已亥杂诗  其十四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喑。已亥杂诗 其二十三荒村有客抱蠹鱼,万一谈经引到渠。终胜秋燐无姓氏,沙涡门外五尚书。已亥杂诗 其三十七三十年华四牡腓,每谈宦辙壮怀飞。樽前第一倾心听,兕甲楼船海外归。

38、鲁迅先生出生于绍兴名门,家学渊源,其祖其父皆有功名在身。鲁迅幼时又授业于“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6)的秀才寿镜吾夫子。这使得他的旧学基础从小便十分巩固,所以在他年轻的时候所创作的旧诗应该是传统诗教的自然流露。而至1912年清朝灭亡后,鲁迅先是寄心于辑录金石碑帖,后来则开始逐渐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这段时间里,他忙于斗争、忙于启蒙。作为封建糟粕的旧学问他是耻与为伍的。因而没有旧诗传世也是在情理之中。可是到了1931年,鲁迅又开始了他的旧诗创作。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我觉得这还是和鲁迅本人的遭际相关。

39、倉猝騎驢出北平,新潮餘響久銷沉。憑君篋載登萊臘,西上巴山作義民。(94)

40、《龚自珍年谱考略》P2商务印书馆,2004年。

41、然而偉大的聖人、偉大的愛情,遺跡都淹沒荒萊、無人過問了。據知堂回憶,「沈園不知早到哪裡去了,現在只剩下了一片菜園。禹跡寺還留下一塊大匾,題曰古禹跡寺,裡面只有瓦礫草萊,兩株大樹。」(31)中國人向來對歷史陳跡有一種隨隨便便的態度。所以聖人也好、詩人也罷,其事功言語文字,都不是為了後世的不朽才做的,而是不得已而發,才算是真摯。其流傳不朽者,偶中而已。用他二十年前給《自己的園地》散文集作的序說,「其實不朽決不是著作的目的,有益社會也並非著者的義務,只因他是這樣想,要這樣說,這才是一切文藝存在的根據。」(32)

42、蘇軾,《蘇軾文集》,孔凡禮編,北京,中華書局,19

43、Yang,Haosheng. AModernitySettoaPre-ModernTune:Classical-StylePoetryofModernChineseWriters. Leiden:Brill,20

44、乾隆而始乃至嘉道时期的清朝学坛有汉宋之争。汉学即经学,主研儒家经典,对字音义进行考证训诂诠释,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龚自珍外公段玉裁的老师戴震为马首瞻。宋学则为理学,讲求”性与天道”,力主阐发义理,以姚鼐等人的桐城派为宗。二者各有长短,袁枚说“宋偏于形而上者,故心性之说近玄虚;汉偏于形而下者,故笺注之说多附会”,则虽刻薄,却也恰当。

45、(85) 我最近完成的英文著作手稿The PoeticsofMemory:WangJingweiandChina’sWartimeCollaboration(標題暫定),前半部分是一部完整的汪精衛傳。本文對汪精衛生平的觀點來自我個人的整理和思考。

46、060期:《李清照的真与伪: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

47、李增厚,字仰山,号保黁,江苏昆山人。出身于昆山望族,李以健之子,吴璥(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之婿。太学生。官城中兵马司副指挥。其妻吴芳珍为大学士吴璥之女,夫妻皆以善诗词书画而闻名,为文坛传为佳话,有《双黁阁集》、《清黁阁吟草》等。其子李德仪,字吉羽,号小黁,道光二十七年进士,由编修官至四川学政,有《安遇斋诗集》。

48、求凉而饮冰,求热而炽炭,求绝交而寂寞,求得朋而奋起,为文为人,不过如此。龚自珍自谓以胸中不平生谬,后来不敢不平则更谬,正所谓“看山还是山”后,那便要“就山而去”,再无妄顾。

4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0、周作人,〈苦茶庵打油詩〉, 《雜誌》14卷1期(1910),頁4–

51、(87) 關於戰時淪陷區教育,大陸研究者多集中於「奴化教育」視角。對北平教育較為深入公正的研究,見:SophiaLee,“EducationinWartimeBeijing:1937–1945”(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ofMichigan,1996).

上一篇:精选有关爱国的名言怎么写(73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