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二十四节气农谚(29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二十四节气农谚 1、雨水惊蛰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广西(贵港) 2、白菜白菜,立秋快栽。上海、河北(滦平)、山西(襄垣)、河南(濮阳)、湖北(鄂北) 3、春打六九头,花子不用愁。山东...

二十四节气农谚

1、雨水惊蛰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广西(贵港)

2、白菜白菜,立秋快栽。上海、河北(滦平)、山西(襄垣)、河南(濮阳)、湖北(鄂北)

3、春打六九头,花子不用愁。山东(桓台)注:又作“吃穿都不愁”。

4、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5、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卵,到处棉花豆麦佳。

6、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变长了,阳光变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在北方地区仍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不同地区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7、不插过立秋,只打一半收。广西(武宣)(壮族)

8、不怕五月干断流,只要六月得顺秋,早的不好迟的好,丢了这头有那头。湖南(湘西)(苗族)注:“顺秋”指立秋日变冷。

9、端午、夏至远迢迢,大水要发两三遭。浙江(绍兴)

10、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11、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睛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12、大暑开黄花,四月十五日捉白花。江苏(盐城)

13、捕拉秋,一棵棉花十一纠。注:“捕拉”指摘心;“一纠”指一怀;“秋”指立秋。

14、解释:六月初一日,如有雷鸣,年中则少有台风。

15、春打六九头,吃穿不发愁;春打五九尾,吃秕子喝凉水。河北(阜平)

16、分龙兼夏至,旱掉没口气。福建注:后句指农作物都旱死。福建

17、岁朝蒙里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18、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19、大暑前,小暑后,两暑当中种绿豆。湖北、陕西

20、到了雨水天,生产全开展;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内蒙古注:雨水,阳历2月19或20到3月4或5日。雨水节气是表示少雨的季节已过,雨水就要逐渐多起来了。雨水节气,在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雨水无雨,寒意未消。大部分地区仍在-15℃左右,个别地区尚在-30℃上下,仍在降雪期,还是严冬景象。在这个节气里,正是备耕穗两前好种的关键时期,除继续抓紧顶凌耙地、磙压保墒等一切防旱抗旱措施外,还要做好种子复选检验、维修增补春耕农具、倒粪送粪等备耕农事活动。

21、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22、  总之,雨水时节,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要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的各项准备。此外,雨水季节,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天气变化不定,会对已经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造成危害。特别要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的防寒防冻工作。

23、  雨水前后,油菜、冬麦返青生长,对水分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雨水时节的降水量一般较少,常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雨水前后要及时春灌,确保农业稳产高产。淮河以南地区,则要搞好田间的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而导致农作物的湿害烂根。农谚说:“麦浇芽,菜浇花,全靠水当家”。当然,对已经起苔的油菜别忘了追施苔花肥。在华南,双季的早稻育秧已经开始,要在“冷尾暖头”时抢晴播种,力争全苗壮苗。

24、解释:小暑前后十天内,若吹东风,则有台风来袭。大暑前后早晚泛出红霞,表将有台风。

25、端午夏至连,快活种年田。浙江(绍兴)注:后句或作“跷脚拐手好种田”。

26、  大暑,二十四节气的第12个节气。公历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  

27、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已逐步成为大众欢庆节日,并与民俗相结合,发展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例如冬至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吃羊肉等习俗。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存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28、大暑不热,冬天不冷。江西(崇仁)、海南、湖南注:“冷”又作“寒”。

上一篇:精选用气喘吁吁造句(36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