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朱子家训(58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朱子家训 1、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2、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

朱子家训

1、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2、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3、夜觉晓非,今悔昨失——《颜氏家训·序致篇》

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6、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朱子家训)。

7、(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8、对于兄弟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

9、  三是修身重德,要求种德积善,成就自身。朱熹在一生中广交友、重情义,只要是有德行、善修养的人,都能视为知己。比如,他在担任浙东提举时官居五品,当时还是平头百姓的陈亮找他辩论“王霸义利”。朱熹并没有因为陈亮是个老百姓而疏远他,反而非常欣赏他的才学和德行,结为挚友。这种推崇道德、看重修养的理念也体现在朱子写给同族的家训中。《朱子家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再提醒族人要严格恪守善恶的标准,遵守做人的底线。做到“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10、   (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11、(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12、(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13、人家有喜庆的事情,不可生出妒忌的心理.人家有祸患的时候,不要有幸灾乐祸的情绪

14、『译文』  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15、(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奸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16、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

17、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8、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9、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20、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1、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22、  一要有家国情怀,忠于祖国、热爱家庭。中国古代传统以家庭为本位,将个人的成就与国家的兴衰通过家庭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制度安排经过漫长的文化浸润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就今天而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朱子家训》从国家、家族、个人三个层面,讲清了个人发展、家族兴旺和国家富强的根本在于家庭的向心力和国家的凝聚力;阐明了忠于国家、维护家庭的重要性。对领导干部而言,学习《朱子家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是热爱祖国,将个人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广阔的舞台发挥好个人的才智,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推动国家的强盛。

23、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lián嫁妆)。嫁女儿要选择品质好的女婿,不要要贵重的聘礼;娶儿媳要求端方的淑女,不计较厚重陪嫁。

24、(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25、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平常做人修身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定要用好的方法。

26、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27、宜未雨而绸缪(chóumóu修缮的意思),毋(Wù)临渴而掘井。

28、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29、(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0、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31、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

32、《治家格言》问世后,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认同和赞许,纷纷争相传抄。朱柏庐去世后,全国各地相继将此文梓刻成书,各种家训选本也无不收录此篇,善书者写成字帖,使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33、最后,作为一位教师,“教也者”,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主轴:长善救失。要把所有好的德行扎在学生的心田里,从此变成他处世待人的态度。

34、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

35、(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36、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bì)美妾娇,非闺房之福。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美丽的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内的福气。

37、(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38、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39、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40、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41、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42、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43、与那些恶少交往,久而久之一定会被他们拖累;与老成的人交往,如果碰到急的事情可以依靠他们。

44、(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45、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朱子家训》

46、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47、帮助别人的事情别再整日耿耿于怀,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不要忘记。

48、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49、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50、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教子篇》

51、  (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52、(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53、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54、首先要“信解行证”,就要理解经典的教诲,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以往,我们的思维定式就是错误的,凡事都是向外在要求别人、控制别人的`欲望、那个贪求的念头太过强烈,没有办法放下,因此徒增烦恼。是的,事情的对与错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全在自己,无关别人。可是我们在处事时想的最多的是别人怎么怎么了,却很少反观自己怎么了,这样就有气了,就不快乐了。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包容越多,得到越多。英国作家萨克雷也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是啊!乐是一天,苦也是一天。何不乐一天呢?一切全在自己,无关别人。现在才理解中华文化是内学,内学就是向内,向自己的内心下功夫,不是想外区要求别人、去指责别人。所以先向内求。《太上感应篇》中也说“正己化人”,自己真正做的好,自然感化身边的人,不是去要求的。要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你学了以后做的好。

55、与那些挑着扁担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人家的便宜.见到贫苦的亲戚或者是邻里,要多加体恤安抚

56、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57、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