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十大著名成语故事(91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十大著名成语故事 1、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

十大著名成语故事

1、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2、西汉初年,韩信被封为齐王之后,丞相萧何担心韩信兵权太大威胁刘家天下,就找樊哙共商计策。樊哙自鸣得意,连夸自己是如何斗败项羽而保主公刘邦的,面对这淮阴一饿夫且手无缚鸡之力的韩信,只须叫一两个人就可以把他一刀两断。

3、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十大著名成语故事)。

4、《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释文:“熊,音雄,兽名,亦作能,如字,一音奴。能,三足鳖也。”《国语·晋语》亦载。

5、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

6、米芾(1051年-1107年),“宋四家”之代表作:《蜀素帖》。

7、之所以说它是天下第一错字,因为它是由皇帝亲笔手书,且悬于国家重要场所的门前。“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8、有人特意考察过韩非编排过的那些笨蛋的国籍:郑人、宋人、鲁人、卫人、齐人、楚人……并对他们的母国进行了分析,发现在《韩非子》大体成书期间,郑、宋、鲁三国都已灭亡,卫国虽然没有亡国,但始终没什么存在感,齐、楚两国在战国末期也已奄奄一息,换言之,这些国家要么“药丸”,要么“乙烷”。

9、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它在海面上击水而行,一去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能飞出九万里。

10、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11、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着眉的样子美丽,却不知道这是因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结果只给后人留下「东施效颦」的笑话。

12、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经典著名的成语故事篇7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

13、成语解释: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4、晋朝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郭象。他在对老子和庄子学说的研究上很有造诣。由于他学识渊博,表达能力强,对任何复杂的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学者王衍称赞他说:“听郭象讲话,好像是悬于山上的河流倾泻而下,从无枯竭的时候。”

15、当年咸丰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这时咸丰开了金口,说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16、第二天的一早,两人说是后院一口井里传出怪声音,把老和尚骗到井边。当老和尚凑到井口看时,马沼一用力,把他推下井去。和尚一落水,立刻变成了老虎。两人搬来大石头,把它砸死了。两人下山时迷了路,后来幸亏遇见一个猎人,就住在搭在树上的窝棚里过夜。

17、王敦听了谢辊的话,虽然心里不高兴,也只好罢休。经典著名的成语故事篇4守株待兔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语寓言故事,可是在农夫饿死前,神仙曾来过这里。

18、(解释)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19、韩湘子见此,也不甘示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随手抛到海中,自己腾空而起,单足站在上面,随后又取出箫管,吹起悠扬的曲子来。曹国舅此时取出了法宝玉简板,飘然而上。这是只有何仙姑与蓝采和两人还没有动静,只见蓝采和取出花篮放进海中,花篮顿时变大数倍,花香扑鼻。他回头一见仙姑没拿任何法宝,就问道:“仙姑,是否愿意与在下一同渡海?”,何仙姑微微一笑,说:“多谢阁下厚意,你尽管先行,我随后就到!”说着,从头上取下一朵荷花放入水中,那荷花霎时就变成了一条荷花船,载着仙姑缓缓飘过海去。

20、(解释)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21、郑国人卜子这天让妻子给自己做裤子,妻子问他做成什么样,他回答:“要和我的旧裤子一样。”结果妻子做好后,参照旧裤子上破的地方,在新裤子上也弄出了几个窟窿。

22、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23、杨时青少年时,学习不仅勤奋刻苦,而且虚心好学。他虚心求学的美德被人们传为佳话。

24、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25、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26、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唐代书法家,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之创立“颜体”。代表作:“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27、因此不断地从西山衔来一根根小树枝、一颗颗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无休止地往来飞翔与西山和东海之间。

28、(解释)意思是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29、典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30、宋太宗赵光义命令文臣李昉组织编写了一部学术价值颇高的百科全书,叫《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大臣们劝他不要太劳累了,宋太宗回答说:“只要打开这部书阅读,就能从中获益,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3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32、(解释)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33、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当地人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姿势各异,但都很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呢,什么姿势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家去。

34、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35、登上大粮山,长平古战场一览无余,廉颇屯、营房岭、廉颇塚等景点尽收眼底。汉魏以降,直至明清两千多年间,众多文人墨客、良臣贤相给高平大地留下了不少凭吊那场惨烈战争的诗词歌赋,这些古碑石刻广泛的分布在大粮山景区,这是历史留给高平市独一无二的古代军事、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景观,既悲壮又宏阔

36、这个嘲讽教条主义的笑话从题目就开启了地图炮,另一个经典程度与之不相上下的是“买椟还珠”,嘲讽郑国人不懂取舍、因小失大。此外还有几个知名度不够高的段子,同样槽点满满:

37、(豹变真君子)唐·张祜:“豹变真君子,龙钟浅丈夫。”

38、(解释)意思是医生针对患者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也作“对症用药”。

39、战国时,赵国的两位重臣,武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皮。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40、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41、“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42、成语解释:日中:太阳当头,指正午;市:做买卖。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43、可以想象,远古时代的炎帝部落在羊水河畔、羊头山下耕种收获,用羊头山黍粒定长短,或丈量土地,或建造窝居,或裁衣缝纫,用竹管吹奏精准的黄钟大吕之音,踏唱起舞。丹水滔滔,从古至今奔流不息,山清水秀,田园牧歌,文明的薪火随流水一路相传,绵绵不绝。

44、这个故事也说明南郭先生不善于运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在齐宣王300人的吹竽队里,与其他299名乐师相处,学习资源还算丰富。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满足于滥竽充数,自欺欺人,只能落个逃之夭夭的下场。

45、望瀛楼是进入景区后所接触的第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位于八仙壁和八仙祠之间。如果以宝葫芦状景区的丫腰处为界的话,它坐落在宝葫芦的前端。

46、(解释)比喻一个平时没有突出表现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47、译文:王戎作侍中的时候,南郡太守刘肇送给他十丈筒中笺布(一种质地细密、价格昂贵的上等布料),王戎虽然没有接受,但还是给他写了一封诚恳的感谢信。

48、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

49、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们的病一个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另一个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治疗的办法自然也不一样。”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50、(解释)一个人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51、(解释)比喻要鼓足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52、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

53、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54、(解释)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55、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也可称为路过江的人),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56、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

57、小虎崽在猎人家人的饲养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变成了一只大老虎。但它并不伤人,吃饱了便在村里村外闲逛,逛累了就找个树荫趴下睡一觉,这样,人虎处得十分融洽,虎见人不避,人见虎也不躲,都习以为常。春风吹拂,冰消雪化,河水解冻了,人们收起猎具,开始下河捕鱼了。

58、成语释义: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一律。后遂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59、战国时,燕昭王继位之后,想恢复国力,为父报仇。他去请教郭隗应该怎么做。他按郭隗的意见,筑了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才;同时,他关心臣民的疾苦,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用了二十年时间,使燕国国富民强,在讨伐齐国时打了胜仗。

60、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说: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经典著名的成语故事篇6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

61、《周易·革》:“上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62、(舜耕)宋·苏轼:“忆昔舜耕历山鸟为耘,如今老鸦种麦更辛勤。”成语典故22典源出处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进士张(chan),汉阳王柬之曾孙也。时初落第,两手奉登科记顶戴之,曰:‘此千佛名经也。’其企羡如此。”宋·王镋《唐语林》卷四亦载。其中进士姓名记为“张倬”。

63、过了一些时候,赵禹和张汤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用来限制在职官吏,不让他们胡作非为。

64、(解释)比喻四面被围,孤立无援,陷于绝境。

65、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年幼继位,由相国吕不韦辅政,为了笼络人心,增强实力,吕不韦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并把这一部10多万字的书挂在咸阳的门市上,宣布谁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除其中一字者,赏给其千金。

66、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

67、韩非和郑国人什么仇什么怨?其实倒未必有仇,很可能只是出于韩国人(战国七雄那个)的优越感。

68、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69、传说舜死后葬在苍梧,有象为他耕田;禹死后葬在会稽,有鸟为他耘地。后以此典形容仁爱化人。

70、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军。

71、他们不辞辛苦,风雨无阻地赶路。一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他与学友游醉一起来到程府,听家人说程老先生正坐着打磕睡呢。杨时和游醉不愿打扰老先生休息,便悄悄退到门外,在程府门外恭恭敬敬地站立静候。

72、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73、杜宣仔细一看,果然如此,这下他心中的疑虑立即消失,所谓的病也很快就痊愈了。

74、(注释)安居:居住的地方安稳。乐业:喜欢自己的职业。

75、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

76、河伯是传说中的河神。有一年秋天,雨水特别多,小河的水不停息地流进黄河,黄河的河面一下子宽阔了许多。河伯看到自己如此强大,就得意地向东方奔流。到了入海口向外一望,大海广阔无垠,比黄河不知要宽多少倍,感到惭愧,河伯感叹地说:“见识越少的人,越自以为是,我就是这样啊。”

77、解读:愤怒是所有情绪,或者说处事方式中最愚昧、最粗鲁的一种,它常常会很大限度地暴露一个人的阴暗面,让众人避而远之。不要和愤怒的人动气,王夷甫的处理方式很值得借鉴和学习,与其和愤怒的人较真,倒不如以一种幽默自嘲的方式解决。用智慧的方式战胜他们,同时让他们无从还击,无力还击。

78、(周颙蓼)清·孙枝蔚:“田足邵平瓜,山多周颙蓼。”

79、杜宣低头一看自己的酒杯,以为真有一条蛇在杯中蠕动,顿时吓了一跳。可是应郴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领导倒的酒不敢不喝啊,杜宣没办法,只能一咬牙一跺脚,硬着头皮把这杯酒给喝了。应郴再给他倒酒的时候,杜宣就借故推辞,没待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80、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81、小偷一听,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的对小偷说:「我看你不象是一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动的哭着对陈寔说:「谢谢陈老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后来,大家就把陈寔说的话变成“梁上君子”这句成语,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成语典故2有备无患

82、(解释)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以免引起冲突。

83、(解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84、对于“到底哪国人最蠢”这个问题,春秋战国的诸子大师们似乎早已达成了共识,不约而同把矛头指向了同一个国家:

85、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10个古人勤学的成语故事概括圆木警枕(司马光)

86、古往今来,天道酬勤。想要听到更多有趣而且又充满了励志的成语小故事吗?跟随“每日一句”的步伐,从小的成语故事中学习大道理,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励自己向前进!

87、(出自《尚书·大传》)成语典故18典源出处

88、过了几天,应郴来杜宣家中看望他,问他是怎么得病的,杜宣便讲了那天喝酒时酒杯中有蛇的事。应郴安慰了他几句,就回家了。他坐在厅堂里反复回忆,为什么杜宣的酒杯里会有蛇呢。

89、(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90、春秋时,晋国内乱。公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待他很好。当问及如何报答时,重耳说:“如我当上国君,要是两国交兵,我就退兵九十里以谢恩。”后来,重耳成了晋国国君,称晋文公。不久,楚晋两国发生了战争,重耳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上一篇:精选关于安全的手抄报一等奖(50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