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个性网

精选论语最简单的10句(28句集锦)

李花花
导读 论语最简单的10句 1、怎么做到尽自己的心,怎样对他人恕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道理,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帮人家也做到这样,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论语最简单的10句

1、怎么做到尽自己的心,怎样对他人恕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道理,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帮人家也做到这样,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而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我们想想,这一切都还是依赖于自己心里的判断。

2、07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译文)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4、0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5、(译文)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6、给别人好处而不损害自己,更高级的做法是我们常提到的“利他思维”。人人都有互惠心理,希望在给对方提供价值的时候自己能得到好处。(论语最简单的10句)。

7、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0、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越是剑拔弩张、凌厉过人,是不是越容易受到冒犯?只有一个宁静的人,才可以做到“犯而不校(较)”。这样好学而又虚心、充实而又宁静的状态,是曾子羡慕的境界。

11、译: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不是有掷彩下弈的游戏吗?干干也比闲着好。

12、小人以私利为重,经常患得患失,喜欢计较,所以经常忧愁烦恼,惴惴不安。

13、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4、语出《论语.学而》。这是《论语》第一章第一句,学习的本义。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6、出自《论语·季氏》。国君在门口树立屏,臣子来到屏前要肃敬。我恐怕季孙氏应该忧虑的问题并不在外面的小国颛臾,而是在国君门屏之内啊。这是季孙氏要兴兵征伐颛臾时,孔子对学生发表的评论。孔子指出一些诸侯国的问题常常不在外部而在内部,特别是在国君统治者的内部。

17、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2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21、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2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23、知识不只是从书本上获得的,别人的经验或者品德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盲目学习他人的经验。

2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25、(译文)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上一篇:精选袁隆平作文素材摘抄(65句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